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用创新创造明天

2018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用创新创造明天** 2018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季。备受瞩目的《开学第一课》也于当晚在央视一套播出。本期节目以“创新”为主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开学第一课》开篇便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小云的分享。李小云长期致力于纳米技术研究,她的创新成果为我国芯片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 另一位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张桂梅在云南省贫困山区创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为当地女孩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她用12年的坚守,改变了无数山区女孩的命运。张桂梅的创新,不仅在于她创办了这所学校,更在于她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为山区女孩提供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开学第一课》还向我们介绍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的总设计师王伟明。在建造航母的过程中,王伟明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奇迹。王伟明的创新,体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源动力。只有鼓励创新,勇于创新,我们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在学习中,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挑战传统观念,探索新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要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如《开学第一课》的结语所说:“创新,是引领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火,是创造美好未来的制胜法宝。用创新,创造明天。”让我们牢记这一理念,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为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