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习作 借月思乡,情景抒怀——记阅读分享课有感
优秀习作:借月思乡,情景抒怀——记阅读分享课有感**
在静谧的教室中,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缓缓响起,我的思绪随着诗人张九龄的笔墨,穿越千年,抵达那寄托着浓郁乡愁的月夜。
张九龄客居他乡,对故土的思念犹如心头萦绕不去的月华。他凝望窗外的明月,触景生情,在诗中倾诉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这首《望月怀远》,借景抒情,用月光的皎洁与清辉烘托出诗人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留学生,我深深地理解张九龄的乡愁。身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当家乡的亲人团聚在圆月之下时,我只能隔海相望,寄托思乡之情于那一轮明月。
阅读分享课上,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诗中“疑是地上霜”的描写,不仅是诗人对月光清冷的真实感受,更是他内心深处一丝朦胧的希望。他迫切地想要回到故乡,以至于将明月当作了家乡熟悉的景象。
老师还分享了其他与《望月怀远》类似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诗歌都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惆怅。
诗人借月抒怀,传递着亘古不变的人类情感。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难以割舍对故乡的眷恋。月圆之夜,在那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期盼着与亲人团聚的时刻。
阅读《望月怀远》这首诗,让我不仅感悟到了思乡之情的普遍性,更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凝聚力。在异国他乡,这首诗给了我力量与慰藉,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乡的联系,更加努力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