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传递正能量七年级叙事议论文
农家书屋传递正能量:七年级叙事议论文
七年前,村口那间破旧的柴房焕然一新,变成了如今充满书香的农家书屋。七年前,我第一次踏进书屋,七年后,它已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角落,也成为我理解“正能量”的最好课堂。
记得初进书屋时,它给我最大的冲击并非书籍的丰富,而是那份浓浓的乡土气息。墙壁上贴着农民伯伯们自己创作的宣传画,书架上摆放着从旧书回收来的书籍,虽然有些泛黄破旧,却散发着岁月的沉淀。书屋管理员老张,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总是笑眯眯地接待每一位读者,他不仅能熟练地推荐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籍,还能用他朴实的语言讲述书中的故事,分享他的人生感悟。
那年冬天,我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坚强和乐观深深震撼了我。那时我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学习成绩下滑,对未来感到迷茫。保尔·柯察金即使身处逆境,也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的精神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书屋不仅仅传递知识,更传递着正能量。我记得一位留守儿童小明,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老张耐心地引导他阅读一些充满童趣的书籍,并鼓励他参加书屋组织的读书分享会。渐渐地,小明变得开朗起来,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农家书屋的正能量,还体现在它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书屋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书法绘画比赛、传统节日庆祝等,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张总是说:“书屋不仅仅是看书的地方,更是大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地方。”
七年来,农家书屋不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整个村庄。它像一颗种子,播撒着知识的种子,也播撒着正能量的种子,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乡村更加充满希望。这正能量,来自书籍的滋养,来自老张的付出,更来自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家书屋,不仅仅是一间屋子,它更是传递正能量的桥梁,连接着知识与希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