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作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作文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文章,记录了作者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一幅幅生动画卷。读罢此书,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文中,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吃人”的本质。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迂腐、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最终被社会所吞噬。他的悲惨命运让人感叹: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即使饱读圣贤书,也难以逃脱被摧残的命运。而在《药》中,华大妈为给儿子治病,竟然要买人血馒头吃。这一残忍的习俗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精神麻木和社会的愚昧落后。

鲁迅先生的文字中饱含着对旧社会的愤懑与批判,但同时,他也展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位善良、淳朴的乡下保姆,她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小鲁迅,给他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温暖。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情是真挚而感人的,他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敬爱与怜悯。

值得一提的是,《朝花夕拾》中很多文章都饱含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童年回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描绘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无忧无虑和在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这些生动有趣的回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眷恋。

此外,《朝花夕拾》中还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表达了对恩师藤野严九郎的敬佩和感激。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位渊博的医学家,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他对鲁迅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我是尊敬藤野先生的,虽然我那时并不十分佩服他。我那时以为他虽然是我们的老师,但思想太守旧,不大进步。”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鲁迅先生逐渐理解了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总之,《朝花夕拾》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散文集。它既是对旧中国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性的揭示,更是一部关于童年、乡土和文学的优美散文。通过阅读此书,我领悟到鲁迅先生的浩然正气与深沉的爱国情怀,也更加热爱文学,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