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洁为主题的议论文1000字读千年古诗,做清风少年

以廉洁为主题的议论文:读千年古诗,做清风少年

在中华文明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廉洁之风如清风拂面,激荡人心。从先秦诸子的金玉良言,到唐宋诗人的浩然之气,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廉洁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清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

一、先秦经典:廉政之源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儒道墨法等学派竞相争鸣,为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以义为先,反对贪图私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倡导爱人利民,反对损公肥私。老子则提出“无为而治”,认为清静无为才能避免私欲膨胀,从而实现清廉治理。这些思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廉政意识,为后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汉唐诗风:清风正气

汉唐时期是中国诗歌的高峰时代,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廉洁诗篇。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廉者不秽,污者不洁”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表达了对廉洁之士的崇高敬意。杜甫的《兵车行》中,“千古风流今还在,不废江河万古流”歌颂了杰出的廉洁将领,激勵后人报效国家,清白做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轻肥》一诗中写道:“轻肥本是物所贱,更杂脂膏污玉堂。自有泾渭难混别,谁能将此直争论?”以轻肥之物玷污宫殿,比喻贪赃枉法之辈玷污吏治,表达了对贪腐行为的强烈谴责。

三、宋代理学:道德高尚

宋代理学兴起,对廉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程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克己修身,廉洁自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倡导通过学习和实践明辨是非,抵制诱惑。这些思想倡导官员以道德自律为本,做到清正廉洁,为官清廉成为宋代士大夫的普遍追求。

四、清新少年:清风传承

古诗词中的廉洁思想并非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而是深深影响了历代仁人志士。南宋名臣文天祥面对外敌入侵,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成为清廉爱国的典范。明朝海瑞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上谏,被誉为“海青天”,成为后世清官的楷模。这些清风少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廉洁之风。

五、清风永续:廉政建设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千年古诗中的廉洁思想,其价值依然历久弥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古人廉洁自律的精神。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中的廉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清正廉洁底线,自觉抵制腐败诱惑。

其次,要完善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纪律法规,强化监督执纪,堵塞制度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第三,要加强党内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形成全党监督全党的强大合力。

第四,要强化社会监督,让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完善群众监督体系,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织密反腐败的“天罗地网”。

古人云:“廉者不鄙,秽者不洁。”清风少年当以廉洁为荣,以腐败为耻,在时代的长河中谱写新篇章。让我们以古诗词为鉴,汲取精神养分,做清风少年,传承廉政之光,建设清正廉洁的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