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包艾饺
清明之包艾饺
暮春时节,清风拂面,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里,我们除了扫墓祭祖,还有着这样一项传统习俗——包艾饺。
艾草,自古以来便是祛湿驱邪的良药,而清明正是艾草生长旺盛之时。清明之包艾饺,可谓顺应时令、养生保健的智慧结晶。
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会采摘新鲜的艾草,洗净后捣碎,与糯米粉和面。糯米粉带来的软糯与艾草的清香完美融合,揉成团后,再包裹上香甜的芝麻馅,一个圆润饱满的艾饺便应运而生。
包艾饺,不仅是一项传统习俗,更是一家人团聚交流的温馨时刻。祖孙三代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长辈们手把手教导晚辈包艾饺的技巧,分享着家族的故事和清明节的意义。
包好的艾饺,放入蒸笼蒸熟。冒着热气的艾饺,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咬上一口,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芝麻馅的香甜在口中化开,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节吃艾饺,寓意着祛邪避疫、长命百岁。艾草的药用价值与糯米粉的养生功效相得益彰,为人们在春寒料峭之时提供了健康保障。
包艾饺,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祖先的智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清明之包艾饺,是一份暖暖的情谊,一份浓浓的乡愁,一份祈福祝愿。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包艾饺,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承传统,感怀生命。愿艾草的清香伴随我们,祛除病魔,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