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观后感600字
电影《我不是药神》观后感600字
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一位不起眼的保健品店主陆勇,为了帮助身患绝症的病友,铤而走险走私抗癌药的故事。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震撼人心的剧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影片中,陆勇原本只是一个小人物,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保健品店。然而,当他得知病友们买不起昂贵的正版抗癌药,为了生存只能服用价格低廉的假药后,他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出于同情和责任感,他决定走私印度仿制药,以此来帮助病友们。
陆勇的经历折射出中国医疗制度的弊端,昂贵的正版药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而假药的存在又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他铤而走险的行为,既是对这种不公现象的抗议,也是对病友们的关怀和救助。
在影片中,陆勇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也有着人性的弱点,比如贪欲和胆怯。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显得更加真实和可亲。他在贩卖仿制药的过程中,与警察周旋,与假药贩子较量,也经历了一次次内心的挣扎和考验。
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十分深刻。除了陆勇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患有白血病的单亲妈妈思慧,她坚强乐观,面对死亡不屈不挠;比如黑道大哥程勇,他看似粗鲁无情,却有着一颗良善之心。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情感,共同构筑了影片的厚重与感人。
《我不是药神》不仅是一部反映现实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它引发了人们对于药品价格、医疗制度和生命尊严等问题的思考。影片结尾,陆勇身陷囹圄,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白费。他帮助了无数病友重燃生的希望,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对于药品价格问题的关注。
陆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黑暗中,也有人愿意点亮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和救赎的力量。影片《我不是药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次观感的盛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救赎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