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高三作文1200字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在茫茫书海中,《追风筝的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出人性光辉。读罢此书,我的心灵久久无法平静,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善与恶、正义与罪恶、救赎与宽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善与恶的人性博弈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阿富汗战火纷飞年代的故事。主人公阿米尔·卡卡是一个富家少爷,而他的玩伴哈桑则是一个仆人的儿子。阿米尔善良软弱,哈桑忠诚勇敢。然而,一场悲剧的发生,彻底撕裂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阿米尔不愿承认自己目睹了哈桑被欺凌,他选择了沉默和逃避。这一懦弱的行为,让他的良心备受谴责。而哈桑的宽容和无私,更加衬托出阿米尔的卑劣。

善与恶在阿米尔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一方面,良心让他饱受折磨,一方面,懦弱和自私又驱使着他继续掩盖真相。最终,阿米尔选择了面对自己的罪孽,踏上了赎罪之旅。

正义与罪恶的较量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一部人性的寓言,更是一场正义与罪恶的较量。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既是道德的沦丧,也是对正义的践踏。

为了掩盖真相,阿米尔和父亲驱逐了哈桑一家。哈桑的父亲阿索夫无奈自杀,而哈桑则在塔利班统治期间遭遇了残忍的迫害。阿米尔的罪行,给哈桑一家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然而,正义终将到来。多年以后,阿米尔得知哈桑才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而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的私生子。这一真相的揭晓,让阿米尔的良知彻底觉醒。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出哈桑在塔利班手中失踪的儿子索拉博。

阿米尔的赎罪之旅充满坎坷和危险,但他从未放弃。他对抗塔利班的暴政,与索拉博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最终将索拉博安全带回美国。正义虽然姗姗来迟,但它最终战胜了罪恶。

救赎与宽恕的力量

阿米尔的赎罪之旅是一场漫长的救赎过程。他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点弥补了曾经犯下的过错。他救出了索拉博,给了他一个新的生命;他将自己的财富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阿富汗贫苦儿童;他为哈桑和阿索夫建立了纪念碑,让他们的悲剧被世人铭记。

然而,真正的救赎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更是内心的转变。阿米尔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克服了懦弱和自私,成为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他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学会了宽恕自己和他人。

在《追风筝的人》中,宽恕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哈桑面对背叛和伤害,仍然选择宽恕阿米尔。阿米尔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后,也最终原谅了自己。宽恕不是忘记或纵容罪恶,而是放下仇恨和痛苦,让彼此心中重新充满爱和希望。

结语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杰作。它以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救赎的力量。阿米尔·卡卡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也可以通过赎罪和宽恕,获得救赎和新生。

善与恶、正义与罪恶、救赎与宽恕,这些永恒的主题在《追风筝的人》中得到了深刻的诠释。它让我们思考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警示我们不要屈服于邪恶,并相信救赎和宽恕的力量。

当我们放下仇恨和偏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彼此,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而《追风筝的人》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一名善良、勇敢、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