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那一抹灿烂 《美丽中国》读后感1100字

我心中的那一抹灿烂——《美丽中国》读后感 1100 字

在书香漫舞的阅读世界里,我邂逅了《美丽中国》这本饱含深情的散文集,它犹如一幅幅灵动的水墨画,勾勒出祖国壮丽的山川、深厚的文化以及蓬勃的发展。读罢全书,我心潮澎湃,那抹灿烂的光泽,照亮了我的心房。

山川如画,泼墨山水皆诗意

汪曾祺先生在《贵州行记》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黔山秀水:“月亮在群峰之上。山不高,也不峻削,像一排排翠浪,起伏连绵,望不到边。”寥寥数语,便将贵州高原的柔美与壮阔跃然纸上。

而杨朔笔下的阳朔,更是如诗如画:“山是青山,绿得如翡翠;江是绿江,绿得如碧玉。”清澈的漓江倒映着翠色的山峦,宛如一幅泼墨山水,令人心旷神怡。

文化厚重,历史长河永流淌

《美丽中国》不只描绘山川之美,更探访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底蕴。余秋雨在《道士塔》中,追寻着道家思想的源流,领悟到“敬畏自然”的东方智慧。

而汪曾祺在《故宫文化》中,饱含深情地回溯故宫的辉煌历史,赞叹其“建筑之王”的风采。在这些文字的指引下,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展蓬勃,盛世华章再谱写

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本书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深圳之夜》中,张廷竹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前哨——深圳,“电灯千盏,万家灯火,夜色斑斓,如银河泻地。”这幅繁华都市的景象,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而《世纪大桥》一文,则聚焦于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展现了中国工程技术水平的登峰造极。一座座巨桥跨越海峡,连接城市,承载着国力的强盛与人民的梦想。

读完《美丽中国》,我心中的那一抹灿烂愈发强烈。祖国山川的壮丽、文化的厚重、发展的蓬勃,汇聚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激荡着我的爱国情怀。

少年有志,报效祖国当自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祖国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努力与奉献。

我将以书中先贤为榜样,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同时,我将弘扬中华文化,继承民族精神,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丽中国》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国人细细品读的书。它让我们领略祖国的壮美风光、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激荡起我们为祖国添砖加瓦的豪情。

正如书中所言:“中国,这是一个美丽的名字。”我坚信,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抹灿烂的光泽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