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高中作文800字 耐人寻味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高中作文800字:耐人寻味的端午节
端午,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节日。在时光的流转中,它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芒,耐人寻味。
屈原的悲歌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最终投身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悲壮行为激发了后人的敬仰之情,端午节也因此成为纪念他的节日。
每逢端午,人们都会吃粽子,这正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纷纷划船争相打捞他的遗体。为了防止鱼虾啃噬,人们将米团投入江中。久而久之,这一习俗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传统。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传说屈原投江后,化为一条龙,每到端午,便会出来巡游。因此,人们划龙舟,既是为了驱邪避害,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龙舟竞渡是一项充满激情和技巧的比赛。鼓声震天,桨声齐鸣,龙舟飞驰在江面上,场面蔚为壮观。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艾草辟邪
端午节还有一项习俗,就是将艾草挂在门楣上。艾草有驱邪辟疫的功效,在端午节这一天挂上艾草,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在农村,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天烧艾草烟。浓浓的艾草烟雾弥漫开来,给空气中增添了一丝清香。人们相信,艾草烟可以驱除蚊虫和病菌,净化环境。
粽叶飘香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糯米香软黏糯,包裹着各种馅料,甜咸咸鲜,令人垂涎欲滴。吃粽子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叶青翠碧绿,糯米洁白如玉,馅料丰富多彩。包粽子需要巧手和耐心,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文化内涵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屈原的爱国情怀,龙舟竞渡的团结精神,艾草辟邪的民间信仰,以及粽叶飘香的饮食文化。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不仅要缅怀屈原,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结语
端午节,一个耐人寻味的节日。它不仅是一个纪念和传承的节日,更是一个文化交融和精神凝聚的节日。它提醒着我们不畏艰险、爱国奉献的情怀;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在端午节这一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先贤,传承文化,弘扬传统,共度一个充满意义和温馨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