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拜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书,心中感慨万千。这座昔日辉煌的园林,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令人痛心疾首。
书中详述了圆明园的起源、建造和毁灭的过程。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扩建,汇集了中西建筑精华,堪称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然而,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野蛮入侵,对圆明园进行了长达两天的劫掠和焚烧,将这座凝聚了中华智慧和文化的瑰宝付之一炬。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英法联军士兵的残暴行径,焚烧亭台楼阁、抢掠珍宝文物,令人发指;而圆明园守军的英勇抵抗,虽寡不敌众,却彰显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
这本书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面照亮现实的镜子。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主权。同时,它也激发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但它也成为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教训。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的强大和复兴而努力。
谨以此读后感,向遇难的圆明园守军致敬,向被焚毁的圆明园默哀,并呼吁世人珍爱历史,捍卫和平,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