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堂语文课初二作文800字

这也是一堂语文课

初二的语文课上,老师在讲授鲁迅的《孔乙己》。鲁迅笔锋辛辣,刻画了一个迂腐落后、顽固不化的孔乙己形象,令人唏嘘不已。

下课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批评孔乙己的迂腐,有的同情他的悲惨遭遇。我却陷入沉思,觉得这是一堂别样的语文课,它教会了我们许多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批判封建思想的残余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饱读圣贤书,却始终沉湎于封建礼教之中,固守着腐朽没落的思想。他自命清高,鄙视劳动人民,最终沦为社会的弃儿。

孔乙己的悲剧,正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这种思想主张君臣、父子、夫妇三纲五常,压抑个性,扼杀自由。它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制造了等级森严的社会。

今天,封建思想的残余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依然崇洋媚外,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视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有些人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事物,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孔乙己》这堂语文课,提醒我们批判封建思想的残余,摒弃陈腐的观念。我们需要树立独立自主的精神,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探索创新。

尊重他人,宽容差异

孔乙己的悲剧,也在于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被人们鄙视和排挤,甚至连讨一顿饭都困难。

尊重他人,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德。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不能因为与自己不同而歧视或排斥他人。宽容差异,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

《孔乙己》这堂语文课,教会我们尊重他人,宽容差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放下偏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反省自身,追求进步

孔乙己的悲剧,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作为当今的新时代青年,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生活,而应该放眼未来,不断追求进步。

学习是进步的基础。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此外,我们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志向是前进的动力,有了志向,我们才能有目标,有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孔乙己》这堂语文课,既是一堂批判旧社会的课,也是一堂教我们尊重他人、宽容差异、反省自身、追求进步的课。它让我们明白,语文不仅关乎语言文字,更关乎做人处事和人生追求。

让我们铭记《孔乙己》这堂语文课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未来的生活中做一个高尚、正直、有志向、有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