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欢喜为你忧-读《呼兰河传》有感900字
为你欢喜为你忧——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以她幽婉愁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呼兰河畔的乡野风情画。这是一幅动人的图景,却也带着令人心酸的悲凉。正如她书中所写,“我的故乡在九十八里长的呼兰河岸上,这九十八里河上没有一只船,只有在流冰解冻的时候,才看见过几枝闯荡来的树枝。”
在萧红笔下,呼兰河畔的村落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世界。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贫苦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也被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他们信奉着各种各样的迷信和偏见,对新事物充满了畏惧和排斥。
在这种环境下,个体的命运往往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无法自主。如书中描写的王大姐,她原本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女子,却因为嫁给了富裕的冯歪嘴,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她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冯歪嘴的死让她再次陷入无边的悲痛之中。
而最令人心痛的,莫过于呼兰河畔的孩子们。他们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却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他们目睹着身边亲人的痛苦和死亡,感受着社会的不公与冷漠。正如萧红所写的,“孩子们在冰上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会冻伤手脚,也不懂得为自己做一双护手的皮套。”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既是哺育滋养故乡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的见证者。她为故乡写尽了哀愁和无奈,也为笔下的人物注入了深沉而悲悯的情感。
在呼兰河畔,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人们麻木不仁,对人性的践踏习以为常。而女性的地位尤为低下,她们被当作生育工具和附属品,没有丝毫的自由和尊严。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下,萧红笔下的女性人物依然散发着不屈的光芒。如书中描写的有二伯家的大姑娘,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子,却因为父亲的偏见而无法继续上学。然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才华,在社会上取得了一番成就。
呼兰河畔的悲剧,不仅仅是萧红个人的悲剧,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数底层人民的缩影。它是时代的悲剧,文明的悲剧。面对这种悲剧,萧红选择了用文字的方式来控诉和反抗。
她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呼兰河畔人们的苦难和挣扎,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用自己的生命,为呼兰河畔的悲歌谱写了一曲哀婉动人的赞歌。
读完《呼兰河传》,我们不仅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扼腕叹息,更应该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我们要铭记这段苦难的历史,珍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创建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社会而奋斗。
呼兰河畔的悲剧,已经成为历史。但呼兰河水依然在流淌,萧红的文字依然在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记住她的声音,记住她的悲悯,为她欢喜,为她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