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不自缚的议论文800字
作茧不自缚
“作茧自缚”这一成语源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自己给自己造成束缚。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阻碍,然而,如果我们因此而裹足不前、自暴自弃,那么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人物都曾为“作茧自缚”的教训所困。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成就霸业。然而,晚年得意忘形,重用奸臣,最终众叛亲离,落得被囚致死的悲惨结局。楚庄王在即位之初,不思进取,沉迷酒色,致使楚国衰落。然而,在大臣伍子胥的劝谏下,励精图治,一举击败秦国,重振楚国雄风。从中可见,自缚的人生只能通向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作茧自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让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有些人因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的建议,导致错失良机;有些人因贪图安逸而放弃追求,让自己的生命就此止步。殊不知,每一次逃避、每一次固守、每一次放弃,都是在给自己设置牢笼,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诚然,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然而,正是在这些逆境中,我们才能激发自己的潜力,锤炼自己的意志。如果我们选择逃避,只会让自己的心志变得软弱无力;如果我们选择固执,只会让自己与世界脱节,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如果我们选择放弃,只会让自己永远停留在失败的边缘。
要想摆脱“作茧自缚”的束缚,就必须树立一颗坚强的心,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只有在逆境中磨砺,才能锻造出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灵;只有在挑战中搏击,才能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同时,还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在自我反省和改进中,才能化解心中的桎梏,挣脱束缚的枷锁。
古语有云:“破茧成蝶,破而后立。”人生亦是如此,只有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敢于挣脱自我的束缚,才能涅槃重生,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相反,如果我们执迷不悟,自甘堕落,那么最终只会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牢笼之中。正如网络上的那句话所说:“你可以躲在自己的茧里,但你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当我们为了逃避现实而自筑高墙,当我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固步自封,我们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井底之蛙,永远无法窥见世界的广袤。
因此,让我们以史为鉴,引以为戒,时刻谨记“作茧自缚”的教训。当困难来临,我们要勇于迎难而上;当挑战袭来,我们要敢于破釜沉舟;当逆境降临,我们要坚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执着和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自我的束缚,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