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后感 人类和“野胡”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中学生读后感:人类与“野胡”——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在广袤无垠的文学海洋中,《格列佛游记》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部奇幻的冒险小说,以其对人类社会的辛辣讽刺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探究,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仍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读者。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在阅读《格列佛游记》时,不由自主地被斯威夫特先生那挥洒自如的讽刺笔法所折服。书中的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奇异国度,既是作者想象力的杰作,也是他对当时英国社会腐败、愚昧、好战的强烈抨击。

在小人国,格列佛目睹了看似渺小的居民们是如何因党派之争而自相残杀。在大人国,他亲身体验了那些看似高大威猛的巨人是如何虚荣自大、愚昧无知。而在飞岛国,他见识到了科学家们如何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研究,而对国家和人民的疾苦视而不见。

斯威夫特先生通过这些夸张的描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他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残暴,抨击了政客的尔虞我诈和贪婪腐败,嘲笑了学者的迂腐和无知。

然而,更让我深思的,是《格列佛游记》中对人性本质的刻画。格列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相信理性、科学和人性的善。但他的一次次冒险,却一次次打破了他最初的信念。

在野胡国,格列佛遇见了被称为“野胡”的奇特生物。这些野胡拥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外表,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尊重自然、崇尚和平、遵守诚实守信。然而,在他们身上,格列佛也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野胡们既有着圣徒般的纯洁,也有着野兽般的残忍。

野胡国的经历,让格列佛开始怀疑自己过去对人性的认知。他意识到,人类并非天生高贵,而是有着复杂且矛盾的本性。人类既有追求理想的崇高一面,也有屈从于欲望的阴暗一面。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丑陋与美好,也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人性的本质。斯威夫特先生的讽刺虽辛辣,但他的目的并非否定人类,而是希望通过鞭挞丑恶来唤醒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读《格列佛游记》,让我们时刻警醒,抵制腐败和愚昧,崇尚理性与和平。只有当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我们才能真正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文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