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家乡的风俗作文 我的余姚记忆——裹青团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
我的余姚记忆——裹青团
在江南水乡的余姚,每逢清明,家家户户便会忙着裹青团。这是一种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风俗,承载着余姚人的深厚乡愁。
在清明前夕,采摘新鲜的艾草是制作青团的第一步。艾草不仅芳香馥郁,还有驱虫祛湿的功效。采摘回来的艾草洗净后,剁碎,与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加入少量碱水,揉成团。
揉好的面团呈碧绿色,泛着诱人的光泽。接下来是包馅料。余姚青团的馅料常见的有豆沙、芝麻、笋丁、菜肉等。豆沙馅香甜细腻,芝麻馅香脆可口,笋丁馅清爽爽口,菜肉馅咸鲜美味。
裹青团的过程充满趣味和技巧。先取一块面团,摊开成圆形,放上馅料,然后捏拢边缘,包成一个圆形的团子。包好的青团表面光滑,形状圆润,像一个个翠绿的小元宝。
裹好的青团需要蒸熟。大火蒸十多分钟,青团便熟透了。出锅后的青团色泽更加鲜艳,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青团不仅美味可口,还寄托了余姚人的美好祝愿。艾草辟邪,青团如宝石,象征着人们祈求健康平安。此外,青团圆滚滚的形状也寓意着团圆美满。
每到清明,余姚人都会与家人、亲朋好友一起裹青团,分享这份来自家乡的味道。青团承载着余姚人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余姚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