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 在夏日的炎炎烈日之下,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由来,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臣叫屈原。他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然而,奸臣当道,屈原被流放。 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听闻噩耗,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这天,投身汨罗江。百姓得知屈原投江的消息,纷纷划船打捞。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躯体,人们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用蛋壳、雄黄酒辟邪驱毒。 为了纪念屈原,后人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端午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贞爱国;赛龙舟,是为了缅怀他投江殉国的精神。 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忠贞爱国,不畏强权,以身殉国。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一个唤醒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文化的节日。这一天,让我们缅怀屈原的忠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