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吧,我的中国梦初三作文2000字

飞扬吧,我的中国梦初三作文2000字

       艾迪生曾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千百年来。人类从书籍中汲取非凡的财富,领略着每个时代繁衍的智慧,并创造出新的奇迹。书可谓为每个人的灵魂导师,小时候,我们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在每个宁静的深夜都会坐在我们床头,手捧着我们钟爱的故事书,用绵润的嗓音带我们飞向一个个甜蜜的梦境;长大了,当我们踏入那所新鲜而又陈旧的母校后,书籍就如同每日餐桌上的晚饭,展现出别样的风采,等待着我们细细品味;挥别最真挚的童年,我们已步入新的旅程,在每个晴天,暖暖的太阳总会将身上的每一缕光辉洒向我们,透过清晰的玻璃窗,那一抹金色与扉页上的一个个“文字舞者”交相辉映,翩然起舞。无论是被深藏在某个角落的童年回忆,还是斜卧在书架上的美好伴侣,书籍带给了我们无法言喻的饱足感,就像正在攀登珠峰的少年,有的是不输成人的勇气与执着,因为是书告诉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了到达人生的顶峰,只有向上、向上、向上!
而若欲飞上青天,岂能无志呼?
      司马迁在《史记·卷三十六》中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认为,这不该只是对大英雄的抱负的阐述,更是对我们这些游移在“好好学习”与“过一天算一天”之间的青少年的激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尽管我们的羽翼未曾丰满,但仍是会被天生的惰性所屈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旁人的支持与自身的努力,更是对未来的自信与追求,而书籍恰恰给予了我们这种精神。
还记得那本《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吗,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她的一生,但这不只是一本简单的自传,它用平实的语言将主人公经历的种种苦难徐徐展开,就像一幅精彩绝伦的水墨画,而创造出它的只是那黑不溜秋、毫不起眼的墨汁。作者用她几近传奇的历程告诉我们——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我们从小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当我们摔到在石子遍布的水泥路上,脚上的疼痛激发了我们的泪腺,但总有一只手会扶我们起来,并将我们珍藏,不再受到外界的侵扰。可正因如此,我们不但没有学会勇往直前,而总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踌躇不决。父母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老师是我们知识的引线,朋友是前进路上的“驴友”,他们各自点缀着我们空白的人生画卷,让我们的未来五彩缤纷。只有书籍是画卷后的落款,没有浓墨重彩,却是高楼的基石,是灵魂的沉淀,是梦想的桅杆,在一次又一次的起锚、抛锚中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如果一生只能选择一种书,那我的选择必定是“励志”。《红楼梦》是对历史的倾诉,《梦之船》是对未来的期盼,而我们不需要去了解别人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看到生命中熊熊燃起的红星,为了自己而奋斗。
      有人会问: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奋斗?这是亿万人在努力工作、学习的时候都会有的疑问。一生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却不知自己的生命该驶向哪个终点站,难道不是一件揪心的事吗?你有去过天安门看那在每天清晨都会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吗?你有在北京奥运会的会场声嘶力竭的为中国选手加油吗?你有佩戴过那用战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吗?华夏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直到有了“中国”这个属于自己国家的称呼起,数亿的炎黄子孙穷尽一生,就是为了完成三个字——“中国梦”。虽然对于我们来说,实现祖国的伟大复新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但是这片土地用生命哺育了我们,无论我们是在母亲怀抱中啼哭的婴孩,还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有一份责任: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的蓝图增光添彩。
        有多少如今拄着拐杖的中华伟人手中依旧捧着当年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朋友”,对于他们来说,书不再是昂贵书架上的装饰品,更是陪伴他们经历雨雪风霜、千锤万凿的人生挚友。那,朝气蓬勃的我们呢?
读书,或许是老师布置的一项家庭作业,或许是父母望子成龙的一个任务,也或许是对外人炫耀学识的资本。但到终点时,别忘了,书是伟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特别的“遗产”,继承并发扬,是不容置疑的后续,当你踩着书籍的阶梯到达人生的顶峰时,也许“中国梦”就紧紧地被攥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