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1100字

晨光挥洒在桌上,我翻开了《围城》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蓝,随即我便看到了杨绛先生题写的书名,我继续往后翻,期待着与书中的人物发生新的故事。

民国二十六年,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带着酡红,一艘载着许多留学生的邮船正开向中国,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在船上与已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相识并追求她,可校友苏文纨心中愤懑不满。临下船时,方才发觉自己被骗了,又与苏文纨聊上了,方允诺日后再去拜访。回到家后,方与家人和已故未婚妻的父亲又讨论了自己在国外因荒废学业而假办的“克莱登大学”博士证。后登门去拜访苏文纨,却遇见了误把他当成情敌的赵辛楣和一见钟情的唐晓芙。方后因误会与唐晓芙分开,两人都有自己的骄傲,不肯过多挽留,这便走进了“围城”的第一层。但是这个结局,却让赵辛楣解开了对方的误会,俩人成了同病相怜的好友。同时苏文纨与诗人曹元朗订婚了,方、赵二人则和孙柔嘉等人动身去了三闾大学。方后来在孙的追求以及赵的帮助下,与孙结了婚。婚后的生活对俩人来说都不幸福。在故事的结尾,俩人因工作的事大吵了一架,方鸿渐也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这便是“围城”的第二层。

整个故事围绕着情爱、婚姻展开。作者在书的开头便写过“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钱钟书先生的话一语成谶,这何况不是大载体“围城”的一个小载体呢?主人公方鸿渐在书中是个不够坏却也不够正直的角色,他追求鲍小姐、冷淡苏文纨、讨好唐晓芙、答应孙柔嘉…自己的追求却又没办法付出足够的真心与勇气,他不断在世事中徘徊却又没办法彻底挣脱,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可是这样的他,却优于书中许多虚伪、卑鄙的角色。方一见钟情的唐晓芙,在这书中也是很讨喜的角色,作为一名女性,她并没有束缚于旧时代的旧思想、旧礼制,而是勇敢大胆地说出心中所想、做出想做之事,我钦佩她,她是一种干净、纯粹的存在。方的第二任妻子孙柔嘉人如其名,她用“柔”、“嘉”让方鸿渐掉进了陷阱里,她虽独立、有主见,却还是摒弃不了桎梏,之后的争吵让两人不欢而散。结尾提到老钟晚了五个钟头,讽刺的是,五个钟头前,方鸿渐想着要对她好,而孙柔嘉在等他吃饭。

故事中的角色大多都被困在城中,杨绛先生说过:“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围城,城里城外的人都把自己困住了,他们没办法实现理想,便沉默地沉沦。说这个故事是个悲剧也不为过,可阅读的过程中,我又对书中人物同情至极,我们读者因为是上帝视角所以知晓了角色的结局,或许没有理由、或许没有办法、或许涉猎不深,我却仍为之所震撼。言语间,作者写出了被困的局中人、城中人的挣扎、愤怒、不甘、无可奈何、心灰意冷。一个又一个“困”,编织成了“围城”,它将大多数普通人绝望的愤怒和惶恐的懦弱描写得淋漓尽致。

月光浸没夜晚的无言,星子闪烁在天边,等翌日朝阳升起,世界又是新的一天。我合起书,又是一片蓝,这次,我会记住城中被困的灵魂,城外徘徊的面孔。